若您需要咨询产品或有任何技术问题,请通过官方电话 400 885 9050 或邮箱 info.cn@stemcell.com 与我们联系

简便、可重复的 3D 球体和拟胚体生产

AggreWell™ 微孔板提供了一种简单易用的方法,可生成大量高度均一的 3D 细胞球培养物。兼容多种细胞类型,可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包括通过拟胚体(EB)方案对 多能干细胞(PSCs)进行定向分化,以及癌症研究、药物发现研究和悬浮培养。

AggreWell™ 微孔板包含尺寸为 400 µm (AggreWell™400), 800µm (AggreWell™800)或900µm (AggreWell™HT)的微孔,可灵活生成您研究中所需大小的细胞球。

AggreWell™ 工作原理是什么?

观看此简短视频,详细了解 AggreWell™ 如何生成尺寸和形状均一的 3D 球体和拟胚体。

要使用 AggreWell 制备球状体或拟胚体,只需将单细胞悬液加入微孔板中,然后通过离心使细胞均匀分布到各个微孔内。孵育过夜,在 24–48 小时后评估球体的形成情况。之后可以继续在微孔中培养,或收集类球体进行后续分析实验。

查看所有产品>

为什么使用 AggreWell™ 来生成 EB 和球体?

  • 使用简单的操作流程即可生成球体和拟胚体。
  • 可大量生成尺寸和形状均一的类球体,确保实验结果的稳定性。
  • 通过调整细胞接种浓度,灵活控制类球体的大小。
  • 每孔可生成高达 5,900 个球体。
  • 使用一块微孔板即可大规模生成类球体和类胚体,单个球体成本不到一美分。

AggreWell™ 产品

AggreWell™400

微孔尺寸:

400µm 微孔

细胞范围:

每个球体50-3000个细胞

可选板型:

24孔板,每孔1200个聚集体
6孔板,每孔5900聚集体

应用程序:

  • 用于胚胎干细胞(E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定向分化的拟胚体形成
  • 癌症球体培养
  • 药物发现研究
  • 三维组织工程
  • 球体成像

AggreWell™800

M微孔尺寸:

800µm 微孔

细胞范围:

每个球体有3000-20000个细胞

可选板型:

24孔板,每孔300集料
6孔板,每孔1500聚集体

应用程序:

  • 用于胚胎干细胞(E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定向分化的拟胚体形成
  • 癌症球体培养
  • 药物发现研究
  • 三维组织工程
  • 球体成像

AggreWell™HT

微孔尺寸:

900µm微孔

细胞范围:

每个球体50-20,000个细胞

可选板型:

96孔板,每孔32个聚集体

应用领域:

  • 用于胚胎干细胞(E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定向分化的拟胚体形成
  • 癌症球体培养
  • 药物发现研究
  • 三维组织工程
  • 球体成像
  • 药物筛选
查看详情
收起详情


科学资源



主要应用领域及相关文献

胚胎干细胞(ES)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定向分化(精选)

癌症球体研究

Razian et al. (2013)利用微孔板生产大量尺寸可控的肿瘤球体。[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Wrzesinski et al. (2014)文化鸿沟:经典2D中的指数增长和3D环境中的代谢平衡。PLoS ONE 9(9): e106973

药物筛选与药物递送

Bratt-Leal A等人(2013)。多能干细胞聚集体中形态原传递的微粒方法。生物材料学报,34(30):727 - 735

Fey et al. (2012)用永生人肝细胞系构建的三维球体测定药物毒性。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32 (2):444 - 444

Lim et al. (2011)用于控制生长因子递送的纳米和微尺度硫酸软骨素颗粒的研制。生物学报7(3):986-95

Lei et al. (2014)用于人间充质干细胞球体生物分子表达的多层肝素涂层的表征。生物学报2:666-673

疾病模型构建

Aflaki et al. (2014)巨噬细胞模型评价戈谢病的发病机制和候选药物。中国科学(英文版);11 (6):893 - 893

Moya et al. (2013)灌注肿瘤与心脏组织的一体化模型。干细胞研究与治疗,4(增刊1):515

三维组织工程

Cho et al. (2013)人类次生心球的产生是一种基于细胞的心脏修复的有效细胞处理策略。生物材料学报,34(3):651-61

Cimetta et al. (2014)调控人类干细胞分化的微尺度技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3,31 (9):1255- 1263

Kabiri et al. (2012)三维间充质干细胞/基质细胞成骨和自分泌信号。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6,31 (2):444 - 444

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悬浮培养

Baraniak et al. (2012)悬浮间充质干细胞球体无支架培养保留了多系潜能.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9 (3):391 - 391

Cook等人(2012)微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间质细胞的三维共培养. 组织工程C部分:方法18(5):319-328

Rettinger et al. (2014)无支架的三维间充质干细胞聚集体的体外表征。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35 (2):394 - 394

其他应用场景

Wallace et al. (2013)利用三维培养研究机械信号在角质形成细胞干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AggreWell™ 背景介绍

版权所有 © 2025 STEMCELL Technologies Inc. 保留所有权利,包括图形和图像。STEMCELL Technologies & Design、STEMCELL Shield Design、Scientists Helping Scientists、AGGREWELL、CELLADHERE、CLONACELL、EASYPLATE、EASYSEP、ENDOCULT、EPICULT、ESCULT、ERYTHROCLEAR、FRESR、GLOCELL、MAMMOCULT、MEGACULT、MESENCULT、METHOCULT、MYELOCULT、NEUROCULT、PNEUMACULT、PROSTACULT、RELESR、ROBOSEP、ROSETTESEP、SEPMATE、SMARTDISH、SPINSEP、STEMDIFF、STEMSEP、STEMSPAN 和 STEMVISION 均为 STEMCELL Technologies Canada Inc. 的商标。所有其他商标和注册商标均归其各自所有者所有。尽管STEMCELL已尽一切合理努力确保STEMCELL及其供应商提供的信息是正确的,但STEMCELL对此类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陈述。
Copyright © 2025 by STEMCELL Technologies. All rights reserved.